7月8日上午,公共卫生学院在五台校区图书馆五楼会议室召开了“公共卫生学院学科建设工作推进会”。学校党委书记陈国钧、校长陈琪、副校长徐耀初、王心如、胡刚、王长青、张竹繁、党委常委冷明祥出席会议,研究生处、教务处、科技处等职能处室负责人、基础医学院等兄弟学院领导应邀参加会议。公共卫生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授、学系正副主任及中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张正东教授主持。
研究生处周建伟处长首先讲话,他指出本次会议主要是听取公共卫生学院针对2008年全国一级学科排名情况分析而形成的公共卫生学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同时请与会领导、专家为公共卫生学院的发展出谋划策。
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沈洪兵教授作了公共卫生学院学科建设推进工作汇报,介绍了学院近5年发展取得的标志性成绩,同时在对2008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评估中的“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声誉”等指标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与国内一流大学及同类学院进行比较,指出学院学科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学院下一步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指标。报告还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针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特点,从学科的六大要素,即科学研究、学术团队、人才培养、基础条件、科技服务、学术交流出发,进一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和品牌特色战略,力争实现“六个突破”:(1)创建国家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创建现代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创建国家GLP安全性评价中心;(4)创建国家级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主要骨干入选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主持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6)获得国家级教学和科研成果奖。
与会领导积极发言,纷纷为学院学科建设建言献策。教务处季晓辉处长、科技处冷静处长、人事处顾洛处长、校办王瑞新主任分别就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人才引进、人员编制及规模等问题谈了各自的看法。建议进一步明确研究型学院的定位,提高学术队伍数量与质量,体现公共卫生科研特点,重视教学研究成果。
冷明祥常委指出学科建设工作要将短期突进与长期积累相结合,将学院发展与学校发展相结合,要鼓励冒尖,贯彻学科建设与利益实现的一致性。张竹繁副校长指出在学科建设发展的定位上,不应拘泥于教学型、研究型的分类,要咬准自己的目标不放松,以项目为纽带,拓展学科团队,加强与临床学科的有效结合。胡刚副校长指出,公共卫生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学科建设成绩斐然,为学校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下一步的发展是要在一级学科层面上凝练方向,争取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的“重中之重”,继而申报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王长青副校长认为,公共卫生学院的发展需要适度扩大人员队伍规模,抓住江宁公卫楼建设的契机,超前规划,将学科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有效结合,为学科建设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陈琪校长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学院的报告准备充分,数据详实客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纵向横向的比较,科学细致的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思路。他认为公共卫生学院在2008年的学科评估中排名明显提高,体现了总体实力,实现了超越;一级学科的四个评估指标均得到全面提升,实现了均衡发展,且发展潜力较强,发展势头良好。陈琪校长回顾总结了学院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和经验,认为学院发展取得的成果来自于内部、外部和谐的共同实现。指出今后学科建设的重点,当务之急是要适度扩大规模;二是要站在一级学科的角度进一步凝炼方向;三是争取在应用型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四是要将自身发展的经验与其他兄弟学院交流分享,在学科交叉的具体实现方面主动出击。
最后,陈国钧书记对此次会议的圆满召开予以肯定,认为学院的报告思路清晰,措施得当。他指出,公共卫生学院近15年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如果将学院的学科发展放到学校、江苏省发展的大背景下考虑,那么华体娱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的发展水平已位居江苏省该领域的首位,应当有可能率先实现一些重大突破;在科学技术的应用方面,要重视疾病的预防手段、技术与措施方面的研究,从而更好的服务地方、服务社会。陈国钧书记强调合作是提升实力的捷径,要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大力开展国际化交流合作。
张正东副院长代表公共卫生学院感谢校领导、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兄弟学院对公共卫生学院学科建设工作的帮助和支持,并表示会后学院将认真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好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力争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供稿:公共卫生学院)